GIRARD-PERREGAUX芝柏表厂 推出三金桥陀飞轮与3000型自动机芯
- 万哥
- 网络2020-12-18 12:02
224年的GIRARD-PERREGAUX芝柏表
建厂至今超过224年的GIRARD-PERREGAUX芝柏表,是瑞士最悠久的表厂之一,并于2011年加入PPR集团(现更名为Kering开云集团),透过集团的资源挹注,更强化品牌在高阶复杂表款的地位。
真正的制表厂
有人会说什么样的表厂才算是真正的专业制表厂?其实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方式,那就是表厂里面会有一个专门开发制表工具的部门,不论是固定机芯零件的基座,或是制表师所需要的特殊工具。
在2015年1月,Kering开云集团任命Antonio Calce安东尼奥·卡尔斯为SowindGroup的首席执行长,他是继Michele Sofisti后,第二任非Macaluso马可路索家族成员的执行长,也代表开云集团全面接掌SowindGroup。
GIRARDPERREGAUX芝柏表与JEANRICHARD尚维沙两大品牌
其实早在2008年,当时的PPR集团(现更名为Kering开云集团),便已看中Sowind Group强大的机芯研发生产能力,因此收购了Sowind Group的23%股份。而Sowind Group旗下拥有GIRARDPERREGAUX芝柏表与JEANRICHARD尚维沙两大品牌,是当时缺少高端腕表品牌的开云集团所垂涎的目标;同时SowindGroup拥有从基础机芯到复杂陀飞轮表款的生产资源,是当时少数仍独立于三大制表集团外的厂家。
因此,当Sowind Group的集团主席Luigi Macaluso在2010年10月离世之后,来年的7月,开云集团便将持股比例拉升至50.1%,成为Sowind Group的实质拥有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芝柏表在2013年推出的恒定动力擒纵腕表,是早在2008年便创意的设计概念,在相隔五年之后才得以落实;而同年的全新3800机芯,也是芝柏表的首款自制导柱轮手上链计时机芯。近年来陆续推出的双轴、三轴陀飞轮表款,也都是品牌未曾有过的设计,相信都与开云集团的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过,现有的Sowind Group,其成长的架构主要是以芝柏表为发展主轴。因为创立于1791年的芝柏表,是少数历经2个世纪的表厂,并由Bautte、Girard Perregaux、Graef与Macaluso等四大家族的努力,打造出芝柏表的辉煌历史。其中,在1992年成为芝柏表经营者的LuigiMacaluso,在他接掌芝柏表的18年内,陆续推出多款经典腕表,同时购入新厂房与建立钟表博物馆,强化了芝柏表的体质与竞争力。
如此一来,Sowind Group才得以成立,而旗下的机芯制造部门,更成为许多高级品牌的机芯供应厂。再次重生的JEANRICHARD尚维沙,也是Luigi任内的重要决策,是Sowind Group的成员之一。而本刊此次造访芝柏表厂,将了解Sowind Group旗下成员的运作模式,以及芝柏表如何延续跨越两个世纪的制表精神。
Numa-Droz机芯零件组装厂
——从零开始的制造基地
芝柏表推出三金桥陀飞轮与3000型自动机芯
芝柏表分别在1991、1994年推出三金桥陀飞轮与3000型自动机芯,已具有完整的表款设计能力,在2003年正式启动用的Numa-Droz机芯零件组装厂,更让芝柏表拥有表款零件的垂直生产能力。
隶属于Sowind Group旗下的芝柏表,其实就如同劳力士集团中的劳力士一样,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掌握生产的重要资源。我们一开始造访的Numa-Droz机芯零件组装厂,位于瑞士的制表重镇LaChaux-de-Fonds拉绍德封,而Girardet总厂(深蓝色外墙)就在几百米之外。
由于1980年代末的机械表复兴,芝柏表的产能开始提升,加上推出自制机芯;不仅原本总厂的空间已不敷使用,Luigi更希望能掌握更多的零件制造流程,因此便开始寻找第二个厂房。芝柏表在2001年购入Numa-Droz机芯零件组装厂,并于2003年完成全面整修;其实早在1970年代时,芝柏表便曾经租用此栋建筑物做为厂房,在相隔30年后重回旧地,相信也是令人所难以预料的。
这间机芯零件组装厂,肩负着绝大部分的零件产能,包括机芯的基板、夹板、各式的零组件,因此厂房内具有许多大型的CNC电脑车床、铣床机台。当制表人员将第一片厚实的铜板(机芯基板)放入自动化铣床机台后,便展开制表的第一道流程。同时厂内也有制造表壳零件的部门,透过CNC电脑车床,可快速完成表壳的制作,除了贵金属的表壳之外,不锈钢与钛金属材质的表壳,同样可在厂内完成。
在完成机芯零件的生产,并透过化学药剂的清洗,消除附着于表面的金属碎屑,下一步便是机芯的打磨与组装。由于芝柏表的机芯类型甚多,从基板的鱼鳞纹饰到陀飞轮的桥板亮面抛光,每种打磨效果都截然不同,因此皆由不同的专职人员负责。部分的黄铜零件完成打磨之后,再经过电镀处理,便可送至机芯组装部门。由于芝柏表是90年代后,瑞士最早具有完整机芯生产能力的品牌之一,因此在购入本间厂房之后,持续提供机芯给与其它高级表厂,加上还有生产同集团尚维沙的JR1000自动机芯,因此员工人数高达两百多位。
所以机芯组装部门所占有的人数也最多,除了有负责检查零件质量的人员之外,从摆轮的固定到机芯夹板的组合,还有每个自动上链结构与功能模块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组装,同样都需要细心的制表师才能胜任,完成组装后的机芯,需要通过制表师的五方位调校后,才能送至电脑控制的多方位测试仪器,进行实际的仿真运转。
而完成所有的机芯检测,绝大部分的表款也将在这间厂房进行表盘指针与表壳的组装。由于佩戴在手上的腕表,会遭遇严苛环境的挑战,因此完成组装的表款,同样会经过表壳防水、精准度测试以及最后的品管检测,才会将表款交到全球的经销商手中。
芝柏表La Chaux-de-Fonds总厂
——挑战复杂领域之巅
具有深蓝色外墙的芝柏表总厂,是当地最显眼的建筑之一,而芝柏表的复杂功能腕表,著名的三金桥陀飞轮,亦是在此地完成所有组装的步骤。
芝柏表虽然在石英表革命的风暴中存活下来,甚至是目前石英表每小时振频32,768 Hz规格的制定者,但是面对亚洲价格极为低廉的石英表,芝柏表在此时的营运状况仍然是非常艰辛。在进入1980年代,芝柏表成为最先提倡回归传统机械制表的品牌;厂方并于1981年,推出复刻版的三金桥陀飞轮怀表,限量生产20只,成为当时罕见的复杂功能怀表。
随着机械表的复兴,因此芝柏表在1991年推出首款三金桥陀飞轮腕表,成为当时瑞士表坛最知名的陀飞轮表款,同时期能自行生产陀飞轮腕表的品牌,还不超过五家。而芝柏表在尚未购入Numa-Droz机芯厂之前,一直都是以这间拥有蓝色外墙的芝柏表总厂为生产中心。这间位于LaChaux-de-Fonds拉绍德封Girardet广场的厂房,建立于1948年,一直都隶属芝柏表;如今则成为品牌的行政业务中心,同时也是高复杂功能腕表的组装部门,而本部门约有20多位制表师。
不同于其他功能自动或计时功能表款,皆在Numa-Droz机芯厂完成组装,所有的陀飞轮与三问报时表款,都是将仅具粗胚的零件,或是完成部分抛光的零件送至高复杂腕表部门,再由此部门的制表师完成最后的抛光手续。在现场我们可以看见制表师以黄杨木棒或是具钻石粉末的金属棒轻轻的磨擦零件,前者更是瑞士制表业数百年来不变的抛光工具。而抛光完成后的零件经过肉眼与光学仪器的成功检视,才可以开始进行零件的组装。
由于三金桥陀飞轮的框架结构由72个零件所组成,整体直径不到一厘米,重量也只有0.3克左右,需要高超的组装技巧,因此这部分通常由厂内资深的制表师来负责。不过在现场,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年轻的面孔,有的是负责零件的抛光,有的是负责机芯的最后组装,相信这也是近几年来,表厂培育心血的成果展现。